亿年教育网
当前位置:亿年教育网 > 励志故事 >

张艺谋传奇励志奋斗史

作者:admin  时间:2014-07-13 09:18

张艺谋传奇励志奋斗史

他是中国“第五代”电影人的顶尖人物,他拍过的影片题材广泛,有农村的、城市的,有历史的、现实的,他的影片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使沉寂多时的中国影片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并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影坛独占一席之地。在经历了《三枪拍案惊奇》和《山楂树之恋》两部颇受争议的影片之后,今年他终于回归正规,新片《金陵十三钗》备受期待,从公布的片花来看颇具历史厚重感,在贝尔的号召力下票房大有可为他就是张艺谋。

  在《三枪拍案惊奇》主题曲《我只是个传说》里,张艺谋“RAP”了一句“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这句歌词正好诠释了张艺谋的艺术人生:工人转摄影师、演员转导演,他的每一次转行都颇为成功;从艺术片《红高粱》到大片时代的《英雄》,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他这三个阶段的转型都引领着业内风潮。张艺谋的品牌效应决定了,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成为焦点。


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50年-1964年)

  张艺谋原名原名张诒谋,父亲名叫张秉钧,母亲叫张孝友。说起他们的出身,都颇有点门第。张艺谋的父亲张秉钧祖籍陕西临潼相桥镇,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当过军需官,曾经拥有国民党军籍。张孝友当时年方19岁,就读于西安的一所教会学校玫瑰女中,正梦想着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深造。可是,她的家人不同意,一再施加压力,要她结婚。张孝友被逼无奈,只好说:“谁供得起我上大学,我就嫁给谁。”

  经人介绍,张孝友认识了29岁的张秉钧。张秉钧有些新思想、新观念,经济上又过得去,对于张孝友的要求,他是完全支持的。两人结婚后,1950年11月14日,张家迎来了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张艺谋。

 

文革使家庭受到冲击

  进入“文革”,这个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开始空前加大,灾难不断地压迫着他们。张秉钧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和张孝友商量起了离婚的事。这完全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考虑,他希望通过离婚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环境。尽管父母最终并未离婚,可这件事对于少年时的他打击是巨大的。

  张艺谋曾说:我从小心理和性格就压抑、扭曲,即使现在,家庭问题平了反,我个人的路走得比较顺了,但仍旧活得很累。有时也想试着松弛一下,但舒展之态几十年久违,怕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回来。因此,我由衷地欣赏和赞美那些生命的舒展和辉煌,并渴望将这一感情在艺术中加以抒发。(文字来源:文摘报)

 

坎坷求学路(1964年—1982年)

  1964年9月,张诒谋进入西安市第三十中学读初中。

  1972年,只有初中文化、刚满21岁的张诒谋就进入陕西咸阳第八棉纺织厂,作为乾县下乡学生分来的,刚开始只是普通的操车工。1974年,张艺谋在咸阳第八棉纺织厂织袜车间工艺室搞宣传,主攻摄影、绘画。厂里的工人陕北口音重,总是把他叫做“壹谋”,还有人不认得那个“诒”字,念成了“治”,他一想之下,干脆把名字中的“诒”改成了“艺”。这一字之改非同小可,他从此竟与艺术真的结缘。

  这段时间里张艺谋迷上了摄影。当时张艺谋的工资是每月30.2元,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不少钱,不买衣服,不买自行车,唯独买了一架海鸥牌4A照相机。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他沉醉,工余时间常一个人跑到郊外去拍照片。虽然那时他只能拍一些黑白照片,但通过他的精心构思,每张照片都是那么漂亮。他的摄影作品常常被工人们争相传看,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厂里的宣传科也经常借他去搞搞宣传。

 

被北影破格录取

  在工厂的日子里,张艺谋结识了一位懂艺术的人,那人“文革”前曾考上了电影学院,只因十年动乱未能入学。这位知音告诉他,你的摄影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深造的地步,应该去报考电影学院的摄影系。

  1978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开始招收“文革”后第一批本科生,其中包括摄影专业。这个消息对张艺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他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准备报名。然而,即将28岁的他远远超过了22岁的报名年龄上限,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可执着坚毅的张艺谋不甘放弃,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别无选择,只有一试,即便失败,也在所不惜。

 


第二阶段:大片时代(2002年-2005年)

  开创武侠大片 惹来板砖满天

  2002年,拍电影的第15个年头,张艺谋突然挑战商业大片,召集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甄子丹等一线明星,投资过亿元,打造了中国第一部古装武侠商业大片《英雄》。

  制片人张伟平采取了许多国产影片从未采取过的营销手段,如包租公务机宣传、拍卖音像制品版权、防盗版超前点映、人民大会堂首映礼等等。该片内地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全球票房1.77亿美元,2004年8月在美国上映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影片的影像制品版权卖出了1780万元的天价。

 

  《英雄》让张艺谋赢得当时惊人的票房,也为他招来很多恶评。业界有评论指:商业成功掩盖不住《英雄》在艺术内涵上的缺失。但张艺谋仍在继续“创新”,很快又拍出了《十面埋伏》,后者招来的恶评铺天盖地。之后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仍然是“大投入、大宣传、高票房、高争议”的古装武侠商业大片,有人质疑他为了商业彻底迷失了方向。

  这一阶段他只拍了一部比较有深度的《千里走单骑》,但反响远没有三部“烂片”轰动。对于大片,张伟平打了个比喻:“咱是头一家开粤菜馆。结果大家看开粤菜馆挣钱,后面跟着“哗”开了一堆粤菜馆出来!”他说,现在张艺谋已经不想再拍大片了,因为歇了三年业,等你上班一看,旁边挨着全是粤菜馆!这样不光会把观众的胃给吃倒了,把这个市场也毁了!


第三阶段:跨界创作(2005年-2008年)

  玩转歌剧舞剧 奥运再创巅峰

  张艺谋是个“全才”:执导歌剧《图兰朵》、《秦始皇》、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拍过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传片,给汽车拍广告,担任网络游戏《十面埋伏OL》的艺术总监……凭借个人品牌,他无论出现在哪一行里都会成为焦点。

  当跟风而上的武侠大片行将没落,张艺谋又站在了另一高峰上2005年,张艺谋被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2008年,一场惊艳世界的开幕式成就了他的艺术新巅峰。

 

  2008奥运会导演组人选从去年开始公开招标,最初共有13个竞标团队,第一轮刷下8个之后,5个竞标团队进入候选,最终由奥组委选择确定以总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陈维亚、张继刚为主的导演组成员。应该说,张艺谋的艺术才华来源于他对社会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而且是与他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和积累分不开的。正是那些坎坷的、充满了挫折的生活,使他懂得了思考并且能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审视历史。

  张艺谋暂离电影的轨道,但不代表他会被电影抛弃。相反,传闻张艺谋在奥运后执导电影的身价再次暴涨。张伟平透露拍“三枪”时连外景地的收费都升高了:“一个景,一听是张伟平、张艺谋拍的片,价格就能好几倍好几倍地翻,后来我和制片主任说了,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说出‘张艺谋’三个字。”

 

第四阶段:重拍电影(2009年至今)

  作品:《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等

  《三枪拍案惊奇》是张艺谋“后奥运时代”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张艺谋起用了小沈阳当主角,加上预告片看起来比较“恶俗”,电影未上映就招来了争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张艺谋拍“三枪”是一种投机,也有人将其视为张艺谋“走向自由”的标志。

  资深电影记者冯泽:张艺谋是个投机人士,拍《英雄》还不能说明他是开窍了还是没落了,但《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就明显走向恶俗,“三枪”则达到了恶俗的顶点。或许张艺谋把理想隐藏得太深了,我们只看到了他的投机和迎合。(来源:羊城晚报)


张艺谋的恋情

  前妻肖华

  据网友爆料,张艺谋与肖华来自于陕西西安市,他们是西安第三十中学的学生,而且当时张艺谋与肖华还是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张艺谋成绩出色,又是班里的领导。另外老师又很宠爱,就这样学校不少女孩子对张艺谋产生了爱慕之情,肖华就是其中的一位,由于肖华对自己的特殊感觉,张艺谋意料到了爱情的到来,在肖华的努力下,张艺谋与肖华投入了爱情当中。

 

爱情升华

  他们爱情升华还是在一起去农村“插队”时,不过当时张艺谋和肖华的恋爱经历确有点让人好笑,在“插队”三年的时间里,张艺谋为肖华“烧水洗头”与张艺谋同住一个窑洞,时间长了,日子久了,张艺谋与肖华谁也舍不得谁,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也出现了,怎么才能得到大人的支持与同意,成了张艺谋和肖华急需解决的问题。


  “插队”生涯结束后,肖华与张艺谋分配到了两个不同的厂子里,相隔很远,对于一对初恋恋人来说现实实在是有点残酷,不过肖华对张艺谋的执著,对张艺谋刻骨铭心的爱,不管有多难,她都没有放在眼里,去给张艺谋洗衣服,去给张艺谋下面条吃,有一次张艺谋发高烧去了西安的医院就诊,肖华知道了毫不犹豫的去医院照顾张艺谋直至他病情好转,他们之间的爱情除了肖华拼命的努力外,张艺谋也相当珍惜,由于各方面都很出色,张艺谋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爱,大家纷纷给张艺谋介绍对象,不过肖华对自己那么的好,张艺谋拒绝了别人的好意。

标签: 每日一句励志晚安说说 经典励志奋斗语录 工作励志奋斗语录 2016唯美早安励志说说
相关推荐
用户评论
最新发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