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蓉,女,山西晋中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曾就读于鲁院第十八期高研班。1997年就职于晋中市文联,从事《乡土文学》美编工作。2004年开始写小说,已发表近80多万字。作品《那与那之间》入选“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飘红》获第五届 “赵树理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李燕蓉经典语录:
生活就是这样,只有不断的磕碰,你才能见识更多地温情。
在抚摩那些文字的时候,我感到过一些模糊的快乐,看着它们一行一行地显现出来,我可以按我的情绪排列它们,快乐就一点一点地溢了上来。
爱一个国家就像爱一个人一样,看到它的缺点,不要仅仅只是谩骂、只是埋怨,要尽自己的那一份力来帮助它,要陪着它一起往前走,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个“爱”字。
雨下的很细碎,像下雪天的雪沫子,沁着凉意。黑暗里一切都远了、淡了。只有水声浓郁着。千百年来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原来黄河不仅仅刚强、宽广;它还多情、它还包容。我想这才是黄河本来的样子。
过去,以为所有的仪式都不过是形式而已,后来才知道,爱一个人就要给她足够的隆重。因为只有那样,你才能心安。
当远处烽火台的烽火在这边火把的晃动下终于亮起了小红点儿,然后又冒起了浓烟的时候,历史的鼓点突然就近了,那些隔世的苍茫在滚滚浓烟中依旧壮观着,隔了世的悲情也还是悲情,一点点被风拉长、拉远。
周末的夜晚显得很狭长,被挤掉的、落下的时间仿佛全都聚集在了这里,眼巴巴地等着小惠一一触摸。而躺在沙发里的小惠身体里完全象打了个洞一样,许多东西慢慢地漏了下去。
不能说似是而非、模糊不清就是一件好事情,但,毫无疑问,许多时候,它比清晰、明白更让人容易接受、容易放心,确切地说是容易让自己放下心来。
事物常常被意义和语境所覆盖。我们日常总习惯地行走在这些所谓意义的光滑表面上。我们很容易就听到别人告诫我们:应该这样,不要那样,那样做是毫无意义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样呢?
一个作家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良知,但有良知和书畅销不畅销真不是一回事。我不同意对于作家只有两种选择这个说法,这有些极端,似乎畅销的就媚俗,而不畅销的就是因为厚重才不畅销。
文学被边缘化也不仅是因为市场,现在整个社会都处于转型期,随着经济急速发展、网络空前壮大,我们的视野的确史无前例地扩大了,随之而来的有挑剔,当然也有盲目速食主义的跟进。挑剔是件好事,没有挑剔就没有进步,但盲目跟进只会带来无尽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