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1、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2、国家的力量建立在人们的惯性和需要安静这两点上。
3、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4、欲望之泉就是他的寂寞之泉。
5、与其信仰一个家喻户晓之神,不如成为快乐的源泉!
6、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7、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
8、疾病根本不是恶,而是警告信号,生活的助手。
9、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10、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11、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12、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见证。
13、许多所谓的科学家把作家的世界移植到另一个科学的层次上,从而获得荣誉,被人看重。
14、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15、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动盖源于深不可测的悲观思想。
16、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7、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18、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比起人,动物离我们更近。这是铁栅栏。与动物攀亲比与人攀亲更容易。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意看见这一点。
19、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20、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21、孤立地压制疾病的外化表现,并不能消灭疾病。相反,这样做情况更糟。一个向外生长扩散的肿瘤比几个体表肿瘤要危险得多。
22、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23、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24、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25、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
26、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27、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28、人类的过失是没有耐性;时机未成熟便把方法弃绝,以及狂妄的固守虚幻。
29、一个人尽可能的不说谎是因他不能说谎,而非因为他所得到的说谎机会太微小了。
30、因为与人交往才会诱使一个人去做自我思考。
31、整个世界都是悲剧性的,技术的铁拳粉碎了所有的防护墙。这不是表现主义。这是赤裸裸的日常生活。我们象罪犯一样被绑赴刑场那样,被赶往真理。
32、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33、看这些银幕画面,人们只能变成现实盲。
34、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35、美国充满无限可能的魔幻国家,欧洲越来越变成无比狭隘的国度。
36、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