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道理是应该如此,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必讨厌他,要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他,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人,原谅人家一点,如果自己是对的,当然要助人,自己不对就免谈。
南老师问:“天下最高的学问是什么?”答曰: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同情弱者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一种美丽的本能,人类的和谐共存需要这种本能。因为有同情,人类才没有陷于过度的自私自利中;因为有同情,人类社会才不至于成为弱肉强食的野蛮丛林;因为有同情,人类才告别了动物性而有了社会文明。
我们做学问,是想成为一个强者。但是,做强者,不等于取得了轻视、欺压弱者的资格,而是赋予了帮助弱者的责任。放弃这一责任,根本没有资格做强者。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见残疾人,看见不幸的人,就嘲笑,就鄙视,他们借此表达自己的高明,却正好证明了自己的人格还不到三寸高。
真正的大人物,都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哀民生之多艰难”,并愿意尽一己之力给弱者以帮助。孔子如此,其他伟大人物也无不如此。
南怀瑾大师讲过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眼睛看不见,但还是自己缝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针线来,就在那里大声叫,要求同学帮忙他穿一下针线。但是他的同学,那一班罗汉们,都在打坐入定了,没人理他。释迦牟尼这位老师,就自己下来帮他穿好针线,交给他手上,教他怎样缝。这个学生一听到声音,才知道是释迦牟尼。他说,老师怎么亲自来?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马上对所有的弟子们上了一课说,人应该做的,就是这种事,为什么不肯帮助残废的人、穷苦的人?训了一顿话。”
我们在弱势者面前,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低调一些,莫炫耀自己成功。
炫耀的目的是期待在对方心目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炫耀的结果却会使对方的心离你越来越远。“同情弱者是人类的天性”,尊敬强者也是人类的天性。弱到让人瞧不起当然不行,强到让人看不惯更不行。假如你已经强大到足以让对方尊敬,就应该低调一些,谦逊一些。这是一种聪明的做人之法。
第二,尊重他,莫伤其面子。
大凡一个人失意了,情绪低落,需要受到鼓励;心情难受,需要得到安抚。如果你鼓励他,安抚他,他不但不嫉妒你的成就,还会对你感激备至。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在她领奖时,她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却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十分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值得倾心相交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对手,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一日一心得
弱势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给他们提供帮助。大的帮助力所不及,一些小事起码是可以做的,比如:在车船上主动给老弱者让座,遇到有人问路,热情指点,等等,这些小事是人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