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的意思: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察:看出。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明察秋毫百科解释:
明:眼力;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东西。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明察秋毫”常误写为“明察秋豪”,应注意。】
明察秋毫的详细解释: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明察秋毫的近义词:
明察秋毫的反义词:
明察秋毫的出处:
《艺文类聚·慎子》:“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
明察秋毫典故:
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因此他向孟子请教。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
明察秋毫造句:
1、公安干警明察秋毫,找出了作案的主谋。
2、多亏老爷明察秋毫,找出真正偷东西的人,还我清白。
3、任他有偷天换日的本事,也难逃警方明察秋毫的法眼。
4、老一辈革命家明察秋毫,看穿了“四人帮”的阴谋。
5、他能明察秋毫,他注意到一切事物。
6、无论嫌犯多麽狡猾,很难逃得过检察官的明察秋毫。
7、施公在百姓心目中是廉洁奉公、明察秋毫的青天大老爷。
8、经理明察秋毫,即使我不说事情的原因,他也知道底细。
9、别对孩子明察秋毫,给他一点空间。
10、这位公安局长办事明察秋毫,没有一个坏人逃得脱他的手掌心。
11、不料办案民警明察秋毫,一眼识破其低级伎俩。明察秋毫造句。
12、然而,他的目光很快就变得犀利而明察秋毫了。
13、并且头脑发热的复仇可能冲淡那种明察秋毫。
14、明察秋毫的监识人员总能利用微物证据,找到破案线索。
15、法官明察秋毫,终于使这桩栽赃陷害我的案件得到昭雪平反。
16、真正的直觉是来自你对不同事物的明察秋毫。明察秋毫造句。
17、罪犯在明察秋毫的公安人员面前瞒不过,只得老老实实地供出了实情。
18、一个优秀的警察在办案中十分细心明察秋毫,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19、明察秋毫的开封府包公从不冤枉每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20、虽然耗子隐藏的很隐蔽,但猫还是明察秋毫,与渺小的耗子相比,猫就是庞然大物,我看着猫抓老鼠,怡然自得。